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从“乒乓外交”到“越洋球赛”,一场50年后的相遇与留念
作者 马帅莎 邢翀
50年前,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梁戈亮与朱蒂同场参加了一次含义特殊的中美乒乓球友谊赛;50年后,在北京首钢园的梁戈亮与大洋彼岸的朱蒂又一次在球场“相遇”——在24日举办的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留念活动中,两人佩带VR设备进行了一场虚拟“越洋球赛”。
1971年世乒赛期间,中美两国运动员友爱互动遭到广泛重视。以体育来往为关键,中美逐渐推进联系破冰。当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访华,7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业务助理的基辛格隐秘访华;次年2月总统尼克松访华,4月我国乒乓球队访美……“乒乓外交”内在不断丰富,完成“小球滚动大球”。
“友谊榜首、竞赛第二”,是这次留念活动的主题。亲历者隔屏“相遇”,寥寥几字难以从回忆中抹去——由于这乃至是改动前史的八个字。
“其时周恩来总理在咱们出访美国前,就向咱们着重友谊榜首、竞赛第二。咱们去美国拜访,不仅仅为了乒乓球赛,更主要是传达友谊。”亲历者李富荣如是说。
李富荣特别说到,在白宫玫瑰园,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接见我国乒乓球队时表达过相同的言语:竞赛的输赢不重要,成功归于我国人民和美国人民。
正如乒乓球场“你来我往”才干更精彩,“你追我赶”方可共前进,50年间正是在“友谊榜首”的协作理念下,中美在经贸来往、人文沟通、一起应对全球性问题等范畴获得丰硕成果,正是在一次次“相遇”之中诠释着“乒乓外交”的意涵。
以体育沟通为例,50年间见证了两国体育界人士互相“相遇”。球员时期姚明曾赴美职篮打球,成为中美体育沟通的杰出代表,现在身为我国篮协主席,他对“沟通”二字有了更深感悟:沟通是处理误解和成见的仅有方法。“咱们更需求发明沟通的渠道、时机和桥梁”。
“体育和文明无国界。”美国体操华裔教练乔良曾带领美国女队创下体操史上光辉,2018年又接过我国女队教鞭,带领我国体操队走出低谷。他表明,竞赛和沟通可以加深各国运动员间的了解,这样的时机无疑难能可贵。
关于我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而言,“乒乓外交”是他“从小就开端听的故事”,他也屡次参加相关留念活动。“任何时候我们都铭记取这段前史,乒乓球仅仅个载体,经过这个运动传递着友谊和正能量,这是代代都应该传承的。”
就在一周前,从前的“老对手”、瑞典乒坛名将瓦尔德内尔和刘国梁通电话,说他要选择国外优异选手和刘国梁带领的我国队员进行沟通赛,这被主持人水均益笑言“乒乓外交2.0版”。
当时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激荡,中美联系面对新的应战。发明更多“相遇”和“你来我往”,愈加需求“小球里的大才智”,也愈加等待“乒乓外交”的“升级版”。
我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视频致辞时着重,当时中美联系正处在重要关口。要从前史中罗致创意和动力,聚集协作,管控不合,推进各范畴沟通协作,推进两国联系健康稳定发展。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当天经过视频致辞时称,“乒乓外交”代表了许多人关于未来的一份等待,那就是美中两国人民可以根据两国在国际格式和国际经济中的重要性在互相之间达到一种体谅。
“友谊榜首、竞赛第二”,50年前的才智在今时今天仍旧闪烁,50年前改动前史的“相遇”也因而更需被留念。作为亲历者,李富荣说,“乒乓外交”在50年前起到了关键效果,打开了中美两国的大门,50年后其精华更应持续发挥更大效果。(完)